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2)日出席文山區里長有約座談會。會上,他回應過去一年多來里長們提出的建議,並報告市府團隊各項建設進展。蔣萬安致詞時表示,去年里長們提出的多項提案已有具體成果,例如景美商圈機車停車費的議題,配合「機退2.0」政策規劃,市府團隊自去年9月起已在景中街30巷兩側暫停收費,讓工程更順利推動。針對文景57號公園整建案,也已編列三年連續性預算,將盡快設計規劃前置作業,努力推進!在教育設施方面,他特別指出木柵國中長期面臨空間不足問題,市府決定撥用鄰近的「維揚營區」,每年投入近一億元,分8年支付,目標打造出符合百年學校需求的優質校園環境。目前案子已送議會審議中,市府會持續溝通、全力爭取。蔣萬安進一步提到,去年正式啟用的社福大樓,整合托嬰、親子館、庇護工場、長照與里辦等功能,為文山區打造一座全方位的福祉空間,未來也將持續優化服務內容。針對交通建設部分,他說捷運環狀線南環段克服總總施工困難,已於今年3月順利完成最關鍵的一塊拼圖「新店至政大段」的發包與動工,南北環段八個區段全面啟動。捷運建設將帶動整體區域發展,改變過去文山區交通沙漠的印象。他強調,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蔣萬安指出臺北市已進入「大都更時代」,推動,推動包括防災型都更、整宅的興建、公辦都更等,都已有具體成果,近兩年來文山區的都更報核平均案件量,較過去8年成長了2.9倍,遠高於臺北市平均,未來將進一步打造更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針對年輕家庭的照顧政策,他指出,包括公托、公幼與臨時托育服務全面擴增,臨托中心從上任前的4處擴展至目前21處,年底預計再增至23處,加上幸福住宅與生育獎勵的提升,臺北市去年是六都中唯一新生兒人數成長的城市。另針對「鮮奶週報-生生喝鮮奶」,他說目前每週兌換率達七成以上,未來視經費情況,考慮擴及至國中、高中生。此外,蔣萬安也提到多項正在進行中的地方建設,包括力行國小活動中心、木柵第二座運動特色館、貓空人行跨越吊橋等,並承諾市府將持續加速推動進度。他也感性表示,自己與文山區淵源深厚,曾就讀政治大學,也在當地與太太相識、約會,如今已有三名可愛的孩子,對文山區充滿感情。他強調,「只要對文山區好,對我們的下一代好,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最後,他特別再次感謝文山區所有里長長期以來協助市府在第一線與市民溝通、反映民意,將持續以行動回應在地需求。
財團法人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亞堅會,Center for Asia-Pacific Resilience and Innovation,CAPRI)今(12)舉辦「共築韌性 新創亞太」國際論壇。臺北市長蔣萬安應邀出席,並以「打造韌性城市」為題發表閉幕致詞。蔣萬安致詞時預告,臺北市全新「災害應變雲端協作平臺」即將上線,整合現場災情查報、災情數據儀表板,並透過AI整合氣象、地震、地理資訊及歷史災害數據,形成對地震及颱風災損的風險預估,具體實現「市長在哪,應變中心就在哪」。蔣萬安表示,一座城市的韌性,最直接的指標,就是它遇到衝擊能否屹立不搖。他提到,去年4月3日,臺灣東部發生芮氏規模7.2的大地震,是近25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當時正值通勤時間,但他和市府團隊在5分鐘內全體動員、各就各位,展現了臺北市在災害應變上的高度韌性。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應變能力,臺北市政府將以往集中到單一應變中心EOC大樓的模式,轉型為行動化的EOC模式,下個月即將推出新的「災害應變雲端協作平臺」,讓不同部門能同步分散協作,實現更即時、更有彈性地的防災。除了抗震,臺北也積極應對極端氣候的挑戰。蔣萬安說到,原本的排水系統只能處理每小時78.8mm的強降雨,面對日益嚴峻的極端天氣,臺北市正全面升級排水系統,目標將城市的暴雨容受能力提升13%,達到每小時88.8mm,其中一項重大工程:敦北地下大排,首創採用「微創手術」方式施工,利用潛盾機在地下40公尺進行挖掘,可容納相當於16座標準游泳池的雨量,並將施工期間對地面交通與日常生活的衝擊降到最低。蔣萬安也提到,除了自然災害,因應戰災的預備同樣重要。今年,臺北市配合中央政府,合併「萬安」與「民安」兩大演習,進行城鎮韌性演習,目前已經完成了四場兵棋推演,以提升市民在各種情境下的應變能力。在數位韌性方面,臺北市政府一年面對將近2,000萬次網路攻擊,臺北市資訊局將43%的IT預算投入資安建設,並持續強化多層次的防護架構。蔣萬安強調,正因為對於資安的信任,臺北才能自信地推動AI驅動的智慧城市發展,而AI就在臺北(T"AI"pei)。蔣萬安也分享了「鮮奶週報-生生喝鮮奶」政策,透過智慧卡證系統和便利商店網絡,讓學生可每週免費領取鮮奶,這不僅是對學生健康的支持,更是智慧物流與政策創新的實踐。蔣萬安相信,臺北的政治韌性就是來自民主,去年在哈佛甘迺迪學院的演講中,他就曾以火鍋來比喻臺北在政治上的韌性。臺北的友善、共融與多元,讓不同年齡、性別、族群與文化的個體都能宜居並放心地展現自我,就像各種食材在火鍋裡一般的調和。蔣萬安強調,自己的使命,就是要維持民主的多元、開放與包容,而且堅定守護民眾包含言論、信仰等自由,絕不能淪為一言堂,更不能雙重標準。最後,蔣萬安分享英國生活品質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5幸福城市指數(Happy City Index),臺北從去年的第46名躍升全球第八。他表示,這是臺北的進步,更是臺北的民主韌性,也再次歡迎所有貴賓來到臺北這座韌性城市。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地址:11008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北區業務聯絡人: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資訊教育科 卓育欣科長 0905-843-479新聞聯絡人: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 0930-936-532【發稿日期:114年5月22日】 【主題:北市教育局超前部署,於北士科鄰近三所高中推動「新科技學程」,與輝達為鄰,培養未來科技與國際人才!】【臺北報導】臺北市自108學年度起首創全國推動「AI專班」,於士北科鄰近中正、百齡及陽明高中,規劃三年修習AI相關專業知識技術20學分課程,課程包含扎根理論、專題實作課程,藉由產官學研合作,融入業界實務經驗於教學中,引導學生發想新興科技應用於解決生活情境問題專題。教育局將於114年6月14日(星期六)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辦理「AI教育節」,展出豐富學生學習成果! 教育局指出,「AI專班」於108學年度起首度於中正高中成立,鄰近士北科的陽明高中及百齡高中陸續於111學年度加入,112學年度三校共計192位學生(中正高中107位、陽明高中45位、百齡高中40位)參與,113學年度則擴大辦理,共有8校307位學生參加「新科技學程實施計畫」,讓學生學習並掌握新科技趨勢,培養學生科技素養、創新思維及解決問題能力,滿足學生多元學習需求! 教育局表示,除超前部署於北士科鄰近三校推動「AI專班」及「新科技學程」,未來將呼應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宣布於北士科設置總部,規劃與輝達洽談企業參訪及產學合作,也會媒合各項輝達的實作訓練課程,包含「技術專業知識」、「業界標準工具應用」、「跨產業應用知識」等內容,期待與輝達合作推動個人程式語言及AI應用能力認證(包含基礎級、專業級),確保學生能力符合未來全球科技產業所需! 中正高中江惠真校長表示,學校除了推動全國首創「AI專班」,更提供多樣化國際課程,包含:臺美雙聯學制(JDP)、臺英大學預科課程(IFY)、雙語實驗班及國際移動力課程實驗班(IBDP、IBCP)等,旨在培養學生新興科技素養、國際理解與跨文化溝通能力。百齡高中張盈霏校長則指出,學校「AI專班」學生表現優異,陸續於大學推甄取得相關科系錄取資格,其中更有學生受益於課程內容,榮獲「2025年化學奧林匹亞大賽全國初選化學銀獎」殊榮,透過「新科技學程」專題學習,確實有助於學生在科技領域知識的專業成長。教育局新聞稿1140522北市教育局超前部署,於北士科鄰近三所高中推動「新科技學程」,與輝達為鄰,培養未來科技與國際人才!.pdf
夏天快到了,你的冷氣是否準備上線?在這個高溫成為日常、節能成為基本的時代,市場更加急需能把冷氣修得又穩、又省電的專業工程師!為了迎接這股「熱潮」,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將開辦「冷凍空調工程師」職業訓練課程,培養一批能上場解決問題,又推動節能減碳的綠領高手。 這門課自9月1日開課至12月31日止,總訓練時數達560小時,每週一至週四上午8點30分到下午5點05分密集上課,即日起至7月18日開放報名。課程內容橫跨冷凍空調的理論與實作,從冰箱、窗型機、分離式冷氣、箱型機的配管與電路維修,到恆溫控制、變頻優化、冷媒回收、智慧能源調度樣樣都有,手把手培養真正能「修得好、省得下」的一線專才! 臺北市勞動局王秋冬局長表示,氣候變遷導致極端高溫發生頻率上升,冷凍空調產業正面臨節能與穩定運轉的雙重挑戰。在這樣的環境下,具備專業技能的技術人員已成為產業穩定的關鍵。他們的技術能力,不僅影響設備運作效率,也與企業競爭力和環境永續發展息息相關。職能學院藉由系統化訓練課程,協助學員掌握安裝、維修與節能診斷等技術,強化就業實力,也為城市永續盡一份力。 職能發展學院高俊儀主任補充,為呼應「2050淨零碳排」政策目標,本次課程特別整合節能與環保理念,不僅強化學員在冷凍空調系統的維修與保養能力,更加入恆溫控制、變頻優化、智慧能源調度與冷媒回收再利用等內容,實作導向、注重實務。結訓後,學員將具備從設備回收、節能設計到區域供冷暖等綠色技術能力,成為推動產業轉型的核心技術人力。 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指出,本次課程同時納入室內空氣品質管理與永續冷凍循環系統的建構,訓練內容豐富又實用。114年下半年職業訓練課程簡章也已公告,針對多項就業與轉職需求設計多元課程,歡迎有興趣的市民朋友上網查詢報名:https://www.tvdi.gov.taipei/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田徑公路賽」訂於114年5月25日(星期日)4時至10時,假市民廣場(起、終點)及市區道路舉辦,活動將於5時及5時40分分別起跑,沿線行經仁愛路、光復南路、忠孝東路、逸仙路、松高路、松智路、信義路、市府路、松壽路、信義一號道路、杭州南路、愛國東(西)路、中華路及市民高架道路等市區道路,參加人數共計約7,140人。 為維護交通秩序與活動安全,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將於前揭路段實施交通管制,禁止人、車(含自行車)通行,管制範圍及時間(如附表─使用道路情形表)。 活動期間,管制道路範圍內之公車候車處暫停服務,民眾如欲查詢公車改道路線,請利用臺北市公共運輸處網站(http://www.pto.gov.taipei/)查詢相關資訊。 活動期間請用路人避開交通管制路段,改道動線及替代道路(如附圖─交通管制及車輛改道示意圖): 一、欲穿越仁愛路往北車輛:(一)汽車:改道基隆路地下道或信義路匝道上建國高架道往北續行。(二)機車:改道基隆路地下道往北續行。二、欲穿越仁愛路往南車輛:(一)汽車:改道中華路往南、長安東路匝道上建國高架道或基隆路地下道往南續行。(二)機車:改道行駛市民大道左轉塔城街銜接中華路往南續行(仁愛路北側)、改道林森南路地下道往南續行(仁愛路南側)或基隆路地下道往南續。三、欲穿越愛國西路往北車輛:改道中華路及金山南路往北續行。四、欲行駛市民高架往東車輛:改道市民大道平面、長安東、西路、忠孝東路及八德路。五、中正區周邊改道動線:往西至中華開封、中華武昌、中華衡陽、中華貴陽停等,往南至愛國博愛、愛國重慶、愛國延平停等,俟跑者通過時開放通行。 為維護本市道路交通安全與順暢,減少用路人因交通管制造成之不便,該局籲請用路人於活動管制期間提前改道或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留意收聽警察廣播電臺路況插播報導,並遵守現場執勤員警及義交人員指揮行駛,共同維護交通安全與秩序。(附件1)使用道路情形表.pdf(附件2)路線圖、交通管制及車輛改道示意圖.pdf
夏天快到了,你的冷氣是否準備上線?在這個高溫成為日常、節能成為基本的時代,市場更加急需能把冷氣修得又穩、又省電的專業工程師!為了迎接這股「熱潮」,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將開辦「冷凍空調工程師」職業訓練課程,培養一批能上場解決問題,又推動節能減碳的綠領高手。 這門課自9月1日開課至12月31日止,總訓練時數達560小時,每週一至週四上午8點30分到下午5點05分密集上課,即日起至7月18日開放報名。課程內容橫跨冷凍空調的理論與實作,從冰箱、窗型機、分離式冷氣、箱型機的配管與電路維修,到恆溫控制、變頻優化、冷媒回收、智慧能源調度樣樣都有,手把手培養真正能「修得好、省得下」的一線專才! 臺北市勞動局王秋冬局長表示,氣候變遷導致極端高溫發生頻率上升,冷凍空調產業正面臨節能與穩定運轉的雙重挑戰。在這樣的環境下,具備專業技能的技術人員已成為產業穩定的關鍵。他們的技術能力,不僅影響設備運作效率,也與企業競爭力和環境永續發展息息相關。職能學院藉由系統化訓練課程,協助學員掌握安裝、維修與節能診斷等技術,強化就業實力,也為城市永續盡一份力。 職能發展學院高俊儀主任補充,為呼應「2050淨零碳排」政策目標,本次課程特別整合節能與環保理念,不僅強化學員在冷凍空調系統的維修與保養能力,更加入恆溫控制、變頻優化、智慧能源調度與冷媒回收再利用等內容,實作導向、注重實務。結訓後,學員將具備從設備回收、節能設計到區域供冷暖等綠色技術能力,成為推動產業轉型的核心技術人力。 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指出,本次課程同時納入室內空氣品質管理與永續冷凍循環系統的建構,訓練內容豐富又實用。114年下半年職業訓練課程簡章也已公告,針對多項就業與轉職需求設計多元課程,歡迎有興趣的市民朋友上網查詢報名: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
最近一期(114年2月)實價登錄交易件數410件,較1月增幅21.3%;交易總額110.64億元,較1月增幅15.58%;住宅價格指數130.34,較1月上升0.1%。交易量及總額分析 114年2月實價登錄量價動態,全市交易量共410件,較1月338件增加72件,增幅21.3%,較前一年同期751件,減幅45.41%;交易總額為110.64億元,較1月95.73億元增加14.91億元,增幅15.58%,較前一年同期196.58億元,減幅43.72%。(詳表1) 各行政區2月交易量,9區增加、3區減少,增幅最大為南港區,較1月增加380%;減幅最大為中山區,較1月減少13.24%。(詳表2) 各行政區交易總額依序由大安區18.82億元、內湖區及中山區14.35億元位居前3名;總額最少為大同區,僅3.7億元,總額最高的大安區與最低的大同區,差約4.09倍。交易總額增幅最大為南港區,較1月增加164.52%;減幅最大為信義區,較1月減少64.19%。(詳圖1)住宅價格指數分析 114年2月全市住宅價格指數130.34,較1月130.21上升0.1%,較前一年同期122.25上升6.62%;標準住宅總價2,065萬元,標準住宅單價每坪65.76萬元。 大樓住宅價格指數140.85,較1月140.29上升0.4%;公寓住宅價格指數116.02,較1月116.07下跌0.04%;小宅住宅價格指數132.21,較1月129.69上升1.94%。(詳表3) …
2025臺北街頭藝術嘉年華將在5月23日至25日於松山文創園區盛大登場,為呼應雙北世壯運賽會「運動無界、人生無限」精神,今年活動以「街頭體育課」為主題,將藝術與體能相結合,以跨界、創新、多元的核心精神,匯聚日本街舞跳繩、臺法共製馬戲及國內各領域街頭藝術表演者,結合街頭藝術與體育精神,展現街頭藝術不同層次的展演面貌。也歡迎民眾前往體驗,感受運動與展演的加乘魅力! 文化局介紹,街藝嘉年華把整座城市的街頭將變身為充滿動感的舞臺,不同領域的街頭表演者將透過跨界創新、豐富多元的演出形式,把街頭打造成一堂生動有趣的「體育課」。本屆活動的策展人現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副教授程育君更提出「1+1共創模式」,街頭藝人與劇場藝術家攜手合作,共同激盪出新的表演火花。 多元跨界!臺法團隊聯合製作、日本團隊帶來驚艷演出今年的演出陣容星光熠熠,國際團隊的演出陣容備受矚目,例如首度引入臺、法聯合製作的馬戲作品《Pliédéplié》(《開合間》),由法國藝術家Gaïa Papleux與臺灣旅法團隊「蝸牛脖子」攜手演出,融合傳統音樂小丑、雜耍與特技,展現跨界馬戲的國際級水準。此外,Gaïa Papleux還將帶來固定高空鞦韆秀,以輕鬆詼諧的方式演繹公主童話故事,並邀請觀眾一同學習「騰空、獲得自由」,讓這場演出不僅是賞心悅目的表演,更成為一堂互動式的體育課。 另一國際亮點是日本街舞跳繩團隊HARIBOW(曾入圍《英國達人秀》決賽),他們將帶來動感十足的跳繩表演《From Park to the World》,將花式雙人跳繩(Double Dutch)與翻騰跳躍技巧完美結合,保證讓觀眾感受熱血沸騰的視覺衝擊。不論是驚險的空中表演還是熱力的跳繩秀,都將把臺北街頭變成熱力四射的舞臺。 首屆「臺北街藝之星」得主、共10組國內表演團隊共創視覺盛宴本屆嘉年華邀請了10組國內街頭表演團隊參與。這些本土團隊將呈現特技、雜耍、小丑、音樂、街舞、偶戲等多元表演形式,讓傳統與現代、在地文化與國際視野在街頭融合交匯。策展人程育君採用「1+1合作模式」,打破表演形式的疆界。其中,首屆「臺北街藝之星」得主、以大環與水晶道具聞名的表演藝術家胡啟志,將與故事工廠編劇導演黃彥霖聯手推出沉浸式劇場《環環相扣》(Loop-de-Loop),打造一場「環境劇場」,讓觀眾不只是旁觀者,而是成為故事的一部分。還有「倒立小安」莊維安攜手雲門舞集資深舞蹈家周章佞,以「官將首」為基底,結合倒立特技與陣頭文化的精髓,試圖在傳統與現代間找到平衡,激發出具新穎性與深度的表演形式。 5/23街藝之星複選舞臺即將登場 共同角逐最閃亮街藝之星街藝嘉年華一大亮點「臺北街藝之星」,將於5月23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行複選舞臺,來自表演、視覺與工藝三大領域的街頭藝術家將同場競技,共同角逐最閃亮的「臺北街藝之星」。通過選拔的街頭新星不僅優先受邀登上街藝嘉年華主舞臺,也藉此注入臺北街頭源源不絕的藝術新活力。今年民眾不僅可以在嘉年華上欣賞精彩演出,還能在複選舞臺為新星加油鼓掌,見證下一位街藝之星的誕生! 文化局指出,本次街藝嘉年華將以專業而熱血的演出陣容,將臺北街頭變成一個充滿活力的運動場和藝術舞臺,讓市民朋友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運動無界、人生無限」的熱情精神。敬請把握難得機會,一起來松菸,感受這場精彩絕倫的運動與街頭藝術盛宴!同時段在松山文創園區4、5號倉庫也有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博覽會,除了展覽之外,在5號倉庫還有精彩演出,包含H.double花式籃球、漁光倒 Yuguang Fall、小麻雀樂團 Sparrow061等表演團體輪番上陣,歡迎民眾前往體驗,感受運動與展演的加乘魅力! 【臺北街藝之星複選舞臺】:5月23日(五)15:00–20:00【臺北街頭藝術嘉年華】:5月24日(六)及25日(日)15:00–18:30活動地點:臺北市松山文創園區戶外空間(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詳細節目請關注:(1) 臺北市街頭藝人登記及展演申請平台(2) 臺北市文化局-設計臺北 Design For Taipei粉絲專頁 【世壯運博覽會】:114年5月10日〜6月1日 平日12:00~20:00 假日10:00~20:00活動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四、五號倉庫詳細活動資訊請關注:(1)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官方網站(2) 世壯運博覽會總節目表(3)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粉絲專頁完整節目表.pdf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新聞稿發稿單位:園藝工程隊發稿日期:114年5月22日發稿時間:9:30新聞聯絡人:劉玉華業務聯絡人:楊國瑜聯絡電話:02-2381-5132轉313 台北消暑親水秘境速報 神大排超cool!! 隨著夏季腳步來臨,不是只能去室內吹冷氣,想要接觸自然又不想長途車程,北市消暑親水秘境看過來,原來暗藏於吳興街432巷及506巷裡面的「惠安水與綠生活綠地」及「吳興公園」是在地人納涼好去處,更有一段當地「神大排」前世今生故事可以探索,悠悠流水令人暑氣全消。 公園處表示,惠安水與綠生活綠地面積288平方公尺、吳興公園面積1,176 平方公尺,位於臺北市信義區的惠安里內,從94年開始惠安里透過計畫執行民眾參與,將社區內的吳興公園、閒置未開闢的公園地及預定計畫道路、民政局與都市發展局閒置空地等,納入社區中屬於公共開放的閒置空間,與蜿蜒流過的大排串聯形成社區帶狀區塊,藉由大排水生植物淨實的溪緣生態設計,以及閒置空地的綠美化改善,同時形塑惠安社區重要核心公共地區之規劃設計,將社區潛的在水與綠資源串聯交織,形成社區居民及孩童安全舒適的生活通廊及活動空間,營造屬於社區的生機花園,並凝聚原來因大排被分割的社區向心力,喚起在地居民往昔「我家門前有小河」的懷想,讓社區居民的心情也隨著風、鳥、魚、蛙、花、蝶...翩翩起舞,進而促發社區的蓬勃朝氣、凝聚居民生活的共同意識。 公園處園藝工程隊楊國瑜隊長表示,吳興街432巷至524巷間蜿蜒貫穿的惠安排水溝,流經臺灣浸信會神學院,也是當地人口中的「神大排」。早年是山邊的小溪溝更是當地居民小時候抓魚抓蝦戲水場所,不過隨著都市發展過程曾經被鐵板、木板加蓋當成私家停車位,後續經過政府機關及地方共同努力,如今如今經過地景改造後,悠悠的「神大排」流水靜謐惠安水與綠生活綠地及吳興公園之間,目前已成為夏季納涼親水秘境好去處。 惠安水與綠生活綠地不只是城市的水域綠交織秘境,更是社區共同記憶的延伸,來訪的民眾不僅免舟車勞頓還有故事可以追尋,神大排改善空間已改變我們對城市空間的想像,也為周邊社區再生帶來靈感與希望,在炎炎夏日裡頭真是超cool 的。
為促進國際新創與臺北企業交流合作,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持續推動「產業人才交流計畫」,並打造國際創業家品牌社群--臺北創業幫(Taipei Entrepreneurs Hub, TEH)。20日於InnoVEX舉辦「2025 Invest and Start a Business in TAIPEI」論壇,邀請4家國際新創的AI與ESG領域代表分享到臺北拓展原因與實踐經驗,並與泰國數位經濟促進局(Digital Economy Promotion Agency, depa)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開啟跨國合作新篇章! InnoVEX為亞洲頂尖創新科技展覽,與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同期舉行,每年吸引來自超過24個國家的嘉賓參與,超過450家新創企業參展。展覽聚焦人工智慧、半導體、智慧移動、次世代通訊及綠能科技等五大創新應用,讓與會人士深入瞭解AI科技趨勢與應用落地解法,以AI科技協助企業轉型升級,匯集企業領袖、新創企業、投資者及專家,共同探索臺北創業生態與潛在商機。 臺北市擁有人工智慧、半導體與綠能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結合亞洲樞紐的地理優勢、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市府積極推動新創扶持政策,成功塑造了「創業家友善城市」(Founder Friendly City)的國際形象。產業發展局強調:「臺北擁有先進的城市基礎設施、安全宜居的生活環境、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圍,以及全球同步的人工智慧、半導體和綠色科技等高科技生態系,是國際創業家實現夢想的理想之地。」充分展現臺北成為全球AI與科技創新中心的強大潛力。 本次論壇邀請4位國際新創代表,包括日本Sony旗下碳計算平台ASUENE、南韓邊緣與設備端生成式AI新創Nota AI、泰國depa推薦的AI嗅覺數位化感測技術新創MUI Robotics,以及日本製造業數位轉型先驅Hutzper…